当我国经济迎来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人口结构也在发生重大变化。据相关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新生儿出生数量在千万左右,这一数字也降低到了自建国以来的最低值。但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却越发严重,老年人口和比重都在不断上涨,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养老金的负担将会越来越重。
而从今年来看,国内的养老金有望继续上涨。同时,4类退休老人也能多挣钱。但若退休人员做了2件事,可能会让大家损失养老金。那么,这2件事是什么呢?
一、养老金或迎18连涨
从此前《中国经济时报》、《央广网》等多家主流媒体披露的数据来看,今年国内的养老金能迎来18连涨。但从国内养老金现状来看,今年养老金可能涨幅比例并不会特别高。其原因在于,当前国内养老金空账比较高,而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有以下2点。
一是目前养老金收缴不足,在新的养老保险制度模式设计中,主要是依靠社会统筹账户来满足当期养老保险的发放。在我国,东西部、南北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不均,贫富差距较大,导致各地区、省份的养老保险金结余情况不同,有的地区养老保险金有结余,而有的地区没有结余。
如果我国的养老保险统筹层次高,就可以把养老金富余地区的资金调拨给养老金匮乏的地区,从而达到全国的一个收支均衡的状态。但实际上,由于我国统筹层次低,各地区、省份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战,互不往来,大都依赖中央政府的财政援助,而中央政府财政支付是有限的。
为了满足当期养老金的发放,这些地区只能依靠提高缴费比例,这会导致参保企业的负担加重,打击企业参保的积极性,使得养老金缴费不足。而出现养老金支付缺口的我国的企业大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企业。
由于人力成本是企业主要的成本,如果养老保险缴费比例过高,就会直接加重企业的人力成本。为了保证企业的效益,有的企业就会选择不参保,直接导致养老保险的覆盖率过低和养老金缴费不足,而统筹账户一旦出现支付缺口,很容易就挤占养老金个人账户。
虽然从今年开始国家层面会启动养老金的全国统筹工作,但这个工作由于牵扯到多方利益,这也必然会导致这一工作进展非常缓慢,养老金的支付缺口的问题短期之内并不会得到很好解决。二是和我国的退休年龄有关,在我国,退休年龄的设计长期以来都是不变的。即使调整也只是“小修小补”,从未进行过太大的调整。
但反观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的变化,2000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71.4岁,其中男性为69.63岁,女性为73.33岁。同20世纪90年代末期相比,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增长了2.95岁,其中男性提高了2.79岁,女性提高了2.86岁。
国内有学者依此计算出了我国男性的自我负担率为0.4,女性干部的负担率为0.65,女性职工的负担率最高,达到了0.9。这就意味着如果工作一年,部分时间都是在为退休后赚取养老金。由于当前我国的延迟退休政策迟迟没有落地,国家也只能通过控制养老金的上涨情况,为延迟退休政策提供更多的时间。
二、4类人多涨
虽然我国今年养老金上涨幅度可能不会太多,但以下4类退休老人的涨幅情况可能要比其他退休老人要高很多。一是缴费多,缴费时间长的人少。其原因在于当前我国养老金采用的计发方法为,缴费时间长,缴费多的人,退休之后每个月领取到的养老金多。由于这些人养老金基数大,自然养老金涨幅程度也更高。
比如,王大爷和李大爷每个月到手的养老金分别为2000元和4000元,即使养老金上调2%,也意味着李大爷的养老金将比王大爷上涨40元。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建议大家工作期间还是要提高自己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和比例,这样退休后自己才能领取到更多的养老金。
二是高龄退休老人,这部分人的养老金多涨和养老金的倾斜调整有关系。所谓的倾斜调整,简单来说,就是各省市针对高龄老人的养老金会比低龄老人的退休金涨幅程度要大。而从各省份的政策来看,具有明显的“碎片化”特征。
如上海市所定义的高龄老人为女性60周岁,男性65周岁,补贴金额为20元。但其他省份有的是以70周岁为高龄老人补贴的门槛,而从补贴金额来看,基本上也就是几十元,很少有省份超过100元的。
三是艰苦地区退休人员,这部分人的养老金上涨是和国家政策有关。当前我国为了鼓励更多优秀的人才去支援西部,支援艰苦地区发展所出台的一项政策。四是企业退休军转干部,他们的养老金上涨比其他人高,也是合情合理。
毕竟他们年轻的时候,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理应享受到这些福利。同时,国家通过这种方式也能鼓励更多的热血青年投身到军营之中。但从目前来看,这2件事可能会影响到退休老人的养老金。
三、这2件事?
一是没有完成养老金认证,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我国多地都已下发目前通知要求退休人员必须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养老金认证。而对于没有及时完成养老金认证的人,养老金则会停发。事实上,国家之所以这么要求,也是为了改善此前养老金发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二是违法犯罪,若退休老人触碰到法律红线,则养老金不会进行上涨。若情节严重的话,则很有可能会面临养老金停发。即使刑满释放后,停发的养老金也不会进行补发。
总结:
从以上分析来看,虽然今年国内养老金会迎来上涨,但有可能涨幅不大。不过具体涨幅多少,还是要看今年各省市的官方文件了。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9 山东培根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备案号:鲁ICP备11019751号-1